争论不休的李明落选02世界杯:可以理解但似乎又真的不公
关于2002年李明落选韩日世界杯大名单一事虽然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但至今仍然被球迷们津津乐道。这似乎已经是一件千古奇冤般的事件被载入了中国足球的史册,今日我们就来仔细聊聊当年的中国小贝缘何被踢出了大名单。
米卢保守的性格让他一度总是希望在各条线都找到最多的选项,也因此他在选择球员的时候就更加侧重于全能型选手。比如肇俊哲这样的工兵型选手最终也能凭借可以踢中场多个位置而登上了末班车、高尧作为铁子的替补身份入选……以上这些球员论能力肯定不如李明,然而在综合性方面则似乎更强一些。
态度决定一切是很多主教练选人的一大宗旨,显然李明在十强赛对阵阿联酋之前的那句“大腿拉伤怕耽误节奏”就深深刺痛了米卢的底线,毕竟在经过队医的检查后表示的结果是可以踢。然而倔强的李明却坚持希望休息一场,这无疑让带兵打仗的主教练非常不舒服,倘若大家都学他这样,球队战术还怎么安排?
至于说李霄鹏则算是给了米卢一个大大的惊喜,毕竟这个机会对于那时候的他来说就是千载难逢的机遇,与此同时他的迅速崛起也给了米卢一个平衡杆。只是谁都没有想到李明的名字会最终被剔除掉,因为这一步险棋或是米卢在队内搞平衡的一次大胆试水。
那支国足客观来说派系林立,其中大连帮在一定阶段曾达到最巅峰,很多媒体以前笑称国足就是大连队。所以借此良机撤掉李明这个重要一员,借此敲打这些不听话的因素算是其中的一个原因。毕竟那时候全国上下都在期盼着国足能够踢一个好成绩,倘若此时谁还敢公开不团结,那么这个责任谁都不敢负。加之当时的中场球员实在太多,没有哪一个是绝对不可替代的。三条线上除了前后两个位置的球员必须有以外,其他的都可以有、也可以无。
一种不懂球的说法是有的球员凭借所谓的“关系”进入大名单?
伯虎不赞成此种“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说法,至少你得相信米卢这样的职业教练其专业的职业操守!
当时的北京国安总共三位球员入选,分别是杨璞、徐云龙和邵佳一。近日李玮峰对此专门进行了阐述:“在当年这三位是可要可不要的。”
因为当年他们这三位的水平就的确是不上不下,然而最终徐云龙、杨璞以及邵佳一均借此机会迅速成为炙手可热的国内球星,他们的表现和日后的发展也根本没有辜负米卢的提拔。这就说明了这名神奇教练的眼光和对于优秀球员的调教能力,这也是为何他能够带领国足进入世界杯的根本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