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王皓这几年经历了什么?

作者:小小主编发布时间:2025-08-18 15:09:56阅读次数:0

4-2战胜王楚钦后,张本智和忍住了大肆庆祝,快步小跑与王皓握手。王皓也是极为认真地完成了此次握手,算是给昨日的“握手门”一个回应,然后双手抱胸,凝望着张本智和放肆的庆祝,他脸上的皱纹不禁又增添了几许。

图片

王皓的面相变化着实有些吓人了!身材发胖、皮肤暗淡、面部浮肿、眼皮耷拉、眼神阴郁,从前那个阳光帅气的“乒坛王祖贤”去哪儿了?难以想象王皓这几年赛场内外遭遇了何等事情,承受了何等压力?

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时,王皓才20岁。青年王皓以瘦削脸型、清晰下颌线著称,尤其一双酷似王祖贤的双眼为其赢得“乒坛王祖贤”的称号,温润的眉眼被形容为古典美男子。雅典奥运时记者描述他“只要唇角上翘,阳光般的味道就回到身上”。长期训练保持体型匀称,肌肉线条分明,军装照更显意气风发。

图片

2014年,30岁的王皓选择退役,在原来的八一队做教练。2017年进入国家队教练组,总教练刘国梁对王皓进行了重点栽培,2022年上任国乒男队主教练。在巴黎奥运周期,王皓帮助樊振东完成了大满贯,后又指导王楚钦拿下世乒赛男单冠军。

然而王皓的执教生涯却并不是一路坦途。

进入洛杉矶奥运周期,国乒男队整体表现不尽人意。老将马龙领了新身份濒临退役,樊振东当打之年却无奈出走,两大核心的淡出让男乒实力直接断崖。新一代领军人物王楚钦和林诗栋状态不稳,老将林高远和梁靖崑年龄偏大,小将黄友政和陈桓宇的冲劲尚且不足。

梯队断层,成绩不佳,身为男队主教练的王皓无疑成为第一责任人。

图片

王皓的指导能力同样遭受非议。场外的指导方式被指苍白无力,缺乏具体的战术安排和有效的心理调适。在培养新人时显得捉襟见肘,无法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很多人会认为,奥运冠军、世界冠军转型做教练,应该是很顺畅的一件事情,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王皓原本以为作为教练能天天回家,实则还不如运动员时期,原来单纯的生活也变得复杂了起来。

相比女队,留给王皓的这套班底并不富裕,而且事实证明中国队也无法批量制造马龙和樊振东。从选手到教练,从训练到管理,转变需要一个过程,成长需要不断学习,没有天生会打比赛的选手,同样也没有天生就会执教的教练,名师高徒往往是相互成就。在赛场之上,教练能做的也是有限的,无论是技战术还是心理调整,终究是要靠选手自己去执行。

图片

王皓透露,他刚开始做教练时,是真的着急。运动员在场上打,他在场下看着比赛,感觉能赢,却赢不下来,但是选手又一点招儿都没有,恨不得自己上手去打。

作为教练,王皓不光要注重技术,也要尊重人、理解人,时刻关心运动员的身体、心理状态,还有他们的想法和选择。面对新一代球员,他始终觉得,在吃苦之外,他们要尽可能多地学习知识,有更开阔的人生地带,才能充分理解乒乓球带来的各种命题。

巴黎奥运会上,王楚钦单打爆冷失利,王皓要安慰和鼓励他,调动他训练的热情和信心,为团体赛做好准备。樊振东夺冠后,王皓告诉他要收心、要冷静,还要把团体赛打好。而对于十几天没比赛可打的马龙,王皓也要跟他沟通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的激发和调动。

图片

王楚钦4-0横扫莫雷高德的时候,只夸哥哥发挥出色,2-4输给张本智和的时候,怒骂教练指导无方。中国队的胜利理所应当,中国队的失利却是岂有此理。我们的看球观何时变得如此畸形?

中国乒乓球男队主教练这个位置,需要面对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巨大压力,需要铁人甚至超人才能担当。昔日剑眉朗目的英俊少年秦志戬不到50就熬成了骨瘦如柴的白发老头,眉眼如炬的阳光少年王皓才40出头就一脸沧桑。

图片

王皓的容貌变迁,恰似国乒精神的缩影,年轻时锋芒毕露的剑,化为执教后沉稳托举的鞘。每一道皱纹与白发,都铭刻着从个人荣誉到集体辉煌的转型代价。当王皓稍显吃力地抱起大满贯樊振东,当樊振东将奥运金牌挂在他的脖颈上,那张敦厚圆润的笑脸,或许比昔日清俊容颜更触动人心。

王皓从来不是什么常胜将军,他也不能带领弟子百战百胜,但他也许可以教会他们如何理解输赢,如何带着遗憾转身。对球迷而言,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尊重,这也是乒乓球的两分制胜之道。

标签:
收藏
分享
发表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