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作家眼中的苏超:我们的“相恨”充满了相爱

作者:小小主编发布时间:2025-08-18 21:34:05阅读次数:0

图片

图片

13座城市,7个月的赛程,85场比赛,数以百万计的快乐球迷。这个夏天,弥漫在江苏大地上最令人难忘的,恐怕是江苏省城市足球赛(简称“苏超”)的燃、球迷的燃。

那么,在江苏作家的眼中,苏超给人们带来了什么?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们的讲述。

毕飞宇:我们江苏是天然的、妙趣横生的、充满了欢庆的,它的基础是相对繁荣的经济文化,这个才是关键。我们的自我调侃充满了自信,我们的“相恨”充满了相爱,我们的“相杀”充满了快乐。它撑得住这个梗,也养得起这个梗。

孙晓云:我觉得苏超能在江苏出现是必然的,因为江苏的文化底蕴和对文体的热爱是由来已久的,江苏这片土地上不乏对文体充满兴趣、充满热情的观众,而且这也体现了江苏13个市的凝聚力和实力。

苏童:苏超怎么会这么火,这可能跟体育有关,或者跟体育和竞技已经无关了,现在这个时代讲究落地,下沉到市民和普通百姓阶层。

徐则臣:苏超不是技术层面和操作层面的问题,它是一项系统工程,全方位因素、天时地利人和成就这个现象。我不知道有没有苏超精神这个词,但我觉得苏超做成现在这个样子,一定可以抽象出某种精神——那是真正纯正的体育精神。

8月18日傍晚,《苏超来了》新书在上海书展正式发布。

这本书要呈现给大家的,正是苏超这场拍天而来的无边波浪中,那一朵朵感人至深的浪花。翻开它,读者会看到“十三太保”的绿茵鏖战与地域风情、草根球员的梦想光芒与汗水足迹、城市借力足球焕发的文旅新机,更有对群众体育本质、区域发展动能的深刻洞察。这是苏超的成长史,也是江苏活力的一次全景式注解。

图片

《苏超来了》

双传学 等 著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原标题:《江苏作家眼中的苏超:我们的“相恨”充满了相爱》

题图来源:新华社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王一

标签:
收藏
分享
发表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